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简称“广外”,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011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的首创单位,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辖白云山、大学城、大朗、知识城4个校区,总面积约2442亩(含规划);有26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71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5个,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职工总数2166人,专任教师1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370人。
办学规模
师资队伍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66人,专任教师138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55.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7%。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5人,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计划”项目资助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426人。此外,学校还聘有22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类别 | 名单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 | 仲伟合、石佑启、杨解君、易行健 |
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 | 李平 |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 王桂珍 |
省级教学名师(5人) | 杜金榜、左连村、仲伟合、肖惠云、王桂珍、郑立华 |
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王桂珍 | 2008年 |
英语口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仲伟合 | 2010年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26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71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语言学) |
英语(英美文学) |
英语(文化与传播) |
英语(高级翻译) |
英语(信息管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财政学 |
税收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 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 |
商务英语(国际贸易) |
商务英语(国际金融) |
商务英语(国际经济法) |
国际商务(全英教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 |
电子商务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审计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保险学 |
金融工程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 法语 |
德语 |
西班牙语 |
俄语 |
意大利语 |
葡萄牙语 |
波兰语 |
希腊语 |
塞尔维亚语 |
捷克语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 | 日语(语言文化) |
日语(经济贸易) |
日语(高级翻译) |
日语(中日韩亚洲校园计划) |
印地语 |
阿拉伯语 |
乌尔都语 |
波斯语 |
土耳其语 |
孟加拉语 |
希伯来语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 印尼语 |
越南语 |
泰语 |
老挝语 |
柬埔寨语 |
缅甸语 |
朝鲜语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 |
汉语言(高级涉外文秘) |
汉语言(涉外文化管理) |
汉语国际教育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 法学(法律) |
法学(国际经济法) |
法学(民商法) |
法学(知识产权法)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外交学 |
国际政治 |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 教育学(英语教育) |
英语(师范类)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空间安全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社会工作 |
行政管理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翻译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
|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 | 声乐表演 |
钢琴表演 |
音乐国际传播 |
|
|
信息艺术设计 |
环境与展示设计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与精算) |
经济统计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 —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20年6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 | 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日语、印地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汉语言文学、法学、翻译、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斯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阿拉伯语、审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 | 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英语、法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 |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 | 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俄语、西班牙语、汉语言、新闻学、法学、税收学、国际商务、意大利语、审计学 |
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 | 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 | 经济学、审计学、印度尼西亚语、意大利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税收学、电子商务、金融工程、阿拉伯语、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外文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统计学、财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工作、教育学、网络空间安全、应用心理学、柬埔寨语、老挝语、缅甸语、乌尔都语、塞尔维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孟加拉语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 |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宽带多媒体教学实验中心、数字化同声传译实验中心 |
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平台(1个) | 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 |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 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 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精品课程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获评年份 | 课程类别 |
---|
中级英语写作 | 王初明 | 2010 | 国家级 |
法语口译 | 蔡小红 | 2009 |
英语口译(课程系列) | 仲伟合 | 2007 |
英语语音 | 王桂珍 | 2005 |
交际英语 | 肖惠云 | 2003 |
当代商业概论 | 朱文忠 | 2009 | 国家级双语示范 |
普通心理学 | 杨韶刚 | 2010 | 省级 |
营销渠道管理 | 常永胜 | 2010 |
大学英语 | 周富强 | 2010 |
中级英语写作 | 王初明 | 2009 |
基础法语 | 谢咏 | 2009 |
当代商业概论 | 朱文忠 | 2009 |
法律英语 | 杜金榜 | 2008 |
物流管理学 | 张余华 | 2008 |
基础日语 | 许罗莎 | 2007 |
法语口译 | 蔡小红 | 2007 |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 | 李心广 | 2007 |
英美文学 | 刘岩 | 2006 |
市场营销学 | 王卫红 | 2006 |
当代英国概况 | 肖惠云 | 2005 |
国际贸易 | 何元贵 | 2004 |
英语口译 | 仲伟合 | 2003 |
英语语音 | 王桂珍 | 2003 |
交际英语 | 肖惠云 | 2003 |
英语语音语调 | 王桂珍 | 2012 | 省级精品开放 |
当代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 | 朱文忠 | 2012 |
组织行为学 | 陈国海 | 2012 |
国际商法 | 周新军 | 2012 |
网络辅助英语听力自主训练课程 | 吴旭东 | 2012 |
日汉互译 | 陈多友 | 2012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新知识城博士后工作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分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类别 | 名称 |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个) |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 |
一级学科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个) | 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 |
一级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 | 工商管理、法学 |
二级学科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3个) | 国际关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政治学理论 |
一级学科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 | 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7个) | 工商管理、翻译、法律、汉语国际教育、国际商务、会计、新闻与传播、工程、金融、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应用统计、税务、审计、教育、公共管理、艺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序号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
1 | 05 文学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2 | 02 经济学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3 | 03 法学 | 0301 | 法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序号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
1 | 02 经济学 | 0201 | 理论经济学 |
2 | 0202 | 应用经济学 |
3 | 03 法学 | 0301 | 法学 |
4 | 0302 | 政治学 |
5 | 0305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6 | 04 教育学 | 0402 | 心理学 |
7 | 05 文学 | 0501 | 中国语言文学 |
8 | 0502 | 外国语言文学 |
9 | 0503 | 新闻传播学 |
10 | 07 理学 | 0714 | 统计学 |
11 | 08 工学 | 0839 | 网络空间安全 |
12 | 12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3 | 1202 | 工商管理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22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平台,分别是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组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等8个“大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奋力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建有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4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土地法制研究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
科研平台科研机构类别 | 研究中心名称 |
---|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
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 加拿大研究中心 |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
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 |
翻译学研究中心 |
粤商研究中心 |
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 | 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 |
广东省软科学重点基地 |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
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
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智库机构 |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
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 | 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
研究院 |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
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 |
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 |
商务及法律话语研究中心 |
语言信息工程实验室 |
低碳经济与环境能源法研究中心 |
汉语二语学习研究中心 |
公共经济学研究中心 |
校级科研机构 | 词典学研究中心 |
国际问题研究所 |
欧洲研究中心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7年5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官网)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馆藏概况
截至2022年12月,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493.18万册,其中纸质书刊295.91万,生均图书133.60册,文献语种达35种。自建数据库包括:广东研究文献资源中心、超星电子图书服务平台、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数据库、外国文学文化研究。
特色馆藏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地图书室】中国最为丰富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图书和核心刊物。
【梁宗岱特藏室】收录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梁宗岱先生的藏书、个人专著及有关研究资料。其中包括世界文学大师瓦莱里、罗曼·罗兰等赠送梁宗岱先生的多种签名本著作。
【本校教师著作室】收录该校教师的个人代表性著作近2000种。
【精品图书室】收录《四库全书》等重要古籍和大型外文工具书精品。
【数字图书馆】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音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统计数据、考试题库等各种数字资源类型的海量信息。如CNKI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超星学术视频、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中国法律资源全互动数据库(北大法意)、MyiLibrary电子书库、剑桥期刊库(CUP)、牛津期刊数据库(OUP)、Wiley-Blackwell期刊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期刊数据库、EBSCO,Proquest系列数据库、Emerald管理学全集数据库、美国计算机学会全文数据库(ACM)、PressDisplay多语种报纸库等。
学术期刊
《现代外语》创刊于1978年。创始人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宗炎教授和桂诗春教授,由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双月刊;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美国教育信息资源数据”(ERIC)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刊物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涉及一级学科或研究领域主要有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教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艺术研究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国际经贸探索》编辑部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际经贸理论与实务的专业性月刊,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5次入选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位列国际经贸类核心期刊的前四名,并多年保持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战略决策研究》杂志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大型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致力于国际战略理论、政策和实践等问题的研究,反映国际化战略实践的最新成就,关注世界范围内国际化研究的最新理论动态。内容以经济学、管理学、国际法学、国际关系学的研究为主,兼容各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刊设置的重点栏目有:“国际战略新视角”、“宏观战略环境”、“国际经济战略”、“区域国际化战略”、“焦点战略新探”、“国别发展战略分析”、“研究报告及述评”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92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留基委“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高端传译人才培养项目”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 “RCEP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欧洲文化研究高端人才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