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Shenyang University),简称“沈大”,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举办,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工作示范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是东北地区首个举办中德合作本科工程教育的高校。
沈阳大学成立于1980年,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奉天实业学堂和1906年创办的新民公学堂;在长期发展进程中,相继合并沈阳财经学院、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沈阳教育学院、新民师范学院等院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约合71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984万元,图书馆藏书180.1万册;设有19个教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9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博士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20个;有专任教师1120人,各类在校生1.7万余人。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7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21人(占比18.9%),副教授531人(占比45.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910人(占比77.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7人(占比32.2%)。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三度梅获得者1人;“兴辽英才计划”创新型领军人才1人;辽宁特聘教授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8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沈阳市优秀专家5人;沈阳市创新型领军人才2人:沈阳市名师18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顶尖人才1人、杰出人才2人、领军人才16人、拔尖人才55人、高级人才108人;沈阳市优秀教师13人;沈阳市高校优秀教师5人;2001年以来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3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8个。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王明友、王建明、孙丽娜、刘明等
全国模范教师:刘广纯
全国优秀教师:范立南
辽宁省教学名师:李爱华、金晓阳、王建明、王焱、李庆杨、姜乃力、范立南、王淑梅、崔国玲、金锋等
辽宁省级教学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
本科优秀团队 | 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教学团队 |
会计学教学团队 |
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 |
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 |
高职高专优秀教学团队 | 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团队 |
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
应用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 |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9个教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67个,涵盖了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0个学科门类,分别与大东区、沈北新区联合共建了2所附属实验学校。
专业设置学院 | 专业 |
---|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英语(师范)、日语、俄语 |
沈阳大学国际学院 | 工业工程、自动化 |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 |
|
|
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 |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应用心理学 |
沈阳大学艺术学院 | 绘画、中国画、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和雕塑、播音与主持艺术 |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历史学(师范)、广播电视编导、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 |
沈阳大学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沈阳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园林 |
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工业设计 |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交通运输 |
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沈阳大学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国际商务 |
沈阳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会计学、金融学、视觉传达设计、学前教育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级本科示范性专业2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19个沈阳市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辽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辽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入选省级精品课程23门、优秀课程4门;2012年以来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2门课程入选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大学-沈阳绿地铂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大学-中兴软件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沈阳大学-冠亚教育集团文科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优势特色专业一览表类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环境工程、会计学 |
国家特色专业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 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 |
省示范专业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 |
省重点支持专业 | 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
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会计学、生物技术 |
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 | 会计学 |
省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 | 会计学 |
沈阳市重点建设专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通信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环境工程、生物技术、会计学、金融学、社会工作、焊接技术工程公共艺术、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旅游管理、英语、音乐学 |
重点课程一览表类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中西文化对比、世界当代史 |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 |
辽宁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与存贮 |
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世界当代史、会计学基础、运动解剖学、旅游学概论、结构力学、实用英语写作、物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 |
辽宁省级精品课程 | 会计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遗传与基因组学、古代文学、财务管理、工程力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会计电算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导游业务、VisualBasic程序设计、中级财务会计、民事诉讼法、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金融概论、大学英语、高级英语、FinancialAccounting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中国古典文学60讲 |
辽宁省级优秀课程 | 形体训练课程、健美操、瑜伽运动、健美操 |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万余名学生参加到校级创新创业竞赛中,600余名学生参加了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在省级绩效考核涉及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453项。共有23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功立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级52项,校级156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15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沈阳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重点学科
辽宁省重点培育(优势特色)学科: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学位授权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含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材料与装备、污染场地再利用规划与设计、污染场地风险管理4个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含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4个专业领域)、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土木水利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
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序号 | 一级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评选结果 |
---|
1 | 080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C- |
2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3 | 1202 | 工商管理 | C-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工程实验室、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13个。有沈阳市人民政府智库机构1个,共建研究机构1个,辽宁省级创新团队3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物联网信息集成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大科技平台:污染环境治理与区域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型功能材料与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城市有害生物治理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装备制造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多组硬质膜研究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级教育规划研究基地: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基地、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辽宁省级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体育产业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研究中心
沈阳市人民政府智库机构:幸福城市研究中心
共建研究机构:沈阳市消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服务业委员会合作共建)
校级研究院:科技创新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中心: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研究中心、幸福城市研究中心、消费经济研究中心、生物入侵研究中心、 评剧艺术研究中心等
辽宁省级创新团队序号 | 带头人 | 研究方向 | 批准时间 |
---|
1 | 孙丽娜 | 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 | 2011年 |
2 | 王晓初 | 环境岩土工程 | 2012年 |
3 | 原忠虎 | 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 2013年 |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等国家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发表SCI、A&HCI、EI、CSSCI等检索论文5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1项,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决策咨询建议和研究报告50余份。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沈阳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学术期刊,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版本,社科版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沈阳大学学报为国家《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多次受到省市和全国行业奖励。
社科版开设的主要栏目:“振兴辽沈”“经济与管理”“政治与哲学”“历史与法律”“教育与心理”“文学与语言”“文化与艺术”等。
自科版开设的主要栏目:“生物与环境”“材料与化工”“信息与控制”“建筑与土木”“数学与理化”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沈阳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为178.75万册,生均图书124.97册,本学年新增纸质图书1.41万册。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1个,包含电子图书674.31万册,电子期刊52020种,共138.40万册。阅览座位3085个,日均接待读者3800余人次,本学年图书流通量17656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为45209101次。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4月,沈阳大学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了由157家高校和企业参加的辽宁省电商产业校企联盟。先后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沈阳市消防研究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法库县和大东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等开展了校所、校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分别与沈阳市大东区、沈北新区联合共建2所附属实验学校,与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讯方有限公司、沈阳东软睿道教育服务有限公司分别联合创办校企共建二级学院。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已与德国、英国、俄罗斯、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乌干达、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与德国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业工程、自动化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举办中德合作本科工程教育的高校。先后培养来自7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多人,其中学历生比例超过30%。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沈阳大学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辽宁省先进团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