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Yangtze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湖北省教育厅与荆州市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长江大学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分别始建于1977年、1936年、1951年。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5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12.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3.1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34万册;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65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107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3405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7132人,来华留学生500余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部),开设65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学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师范类)、网络与新媒体 |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语言、商务) |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表演、作曲)、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美术学(师范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 教育学(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体育教育(师范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应用心理学 |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 |
长江大学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含司法社工方向) |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
长江大学信息与数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数据计算及应用 |
长江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物理学(师范类)、量子信息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水处理、环境监测)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含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食品质量与安全(营养及检测技术)、生物工程(含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化产品)、机器人工程 |
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工智能 |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 |
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智能制造 |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地球化学(资源、环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生态工程 |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 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资源勘查工程(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石油工程(含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长江大学农学院 | 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园艺(含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园林、风景园林、智慧农业 |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动物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动物医学(含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水产养殖学(含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
长江大学医学部 | 临床医学(含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 |
长江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艺术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107人,专任教师236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38人,副教授86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57人。获批国家、省部级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293人,其中国家级人才、专家5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121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6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68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
类别 | 名单 |
---|
全国优秀教师(部分) | 张忠家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方守国、李晓方、张友军、张敏、张昌民、何幼斌、郭海敏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7个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已建成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获批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
湖北省品牌专业(部分) | 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园林、临床医学、护理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植物保护、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农学 |
湖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金融学、会计学、教育学、商务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学、网络工程、园艺、园林、水产养殖学、临床医学、护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历史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油气储运工程、建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 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资源勘查工程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会计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癫痫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学虚拟实验》《生命长江》《高等数学A》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 《力学》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 《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 |
省级精品课程 | 沉积岩石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中国当代文学、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光学、大学物理、混凝土结构、感测技术、生产测井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大学物理实验、普通遗传学、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地震勘探原理、油藏物理、力学、医学免疫学、统计学、化工原理、油藏工程基础、钻井工程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特种水产养殖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分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混凝土结构、生产测井原理、大学物理实验、沉积岩石学、地震勘探原理 |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 母婴及儿童护理、楚文化漫谈、用光记录世界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级 | 名称 |
---|
国家级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
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教学中心 |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机械工程实训中心 |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相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类别 | 名称 |
---|
“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油气勘探、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油气智能装备 |
“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 |
省级重点学科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 植物保护、风景园林学、临床医学、水产、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史、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测绘科学与技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农业、体育、工商管理、法律、护理、艺术、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会计、兽医、社会工作、翻译、教育、生物与医药 |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与国内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12个大学联盟,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的百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学生互派,学者互访和联合科研等交流合作。学校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共建毒理学联合实验室,与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共建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共建澳中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等国际联合科研平台,是国家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高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CSC)资格,设有HSK(新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在校留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巴西、摩洛哥、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五大洲69个国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教学平台、教学实训机构81个。拥有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2个国家级双创教育平台;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等3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平台;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油气钻采工程、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等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20个省级科研平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中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等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重点实验室。
2016年,学校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设立长江大学西部研究院。
省部级科研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 |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油气钻完井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黄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湖北省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黄鳝繁育及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
湿地农业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长江大学) |
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 | 石油与化工机械研发推广中心 |
湖北省病虫害预警与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企业重点实验室 | 中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重点研究室) | 中石油测井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重点研究室) |
---|
中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重点研究室) | 中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重点研究室) |
中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 | 中石油采油采气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 |
中石油HSE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 | 中石油气举试验基地(长江大学多相管流实验室) |
与其他高校、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 |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 | 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长江大学研究室) |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淡水渔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
紧缺矿产资源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生猪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微生物采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江大学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 |
校级科研机构序号 | 机构名称 | 挂靠单位 | 成立时间 |
---|
1 | 长江大学生物医药研究所 | 生科学院 | 2014年 |
2 | 长江大学作物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中心 | 农学院 |
3 | 长江大学昆虫研究所 | 农学院 |
4 | 长江大学鳝鳅研究所 | 动科学院 |
5 | 长江大学作物富硒应用技术研究所 | 农学院 |
6 | 长江大学作物抗逆技术研究中心 | 农学院 |
7 | 长江大学楠木种质资源评价及创新中心 | 园林学院 |
8 | 长江大学黑猪研究所 | 动科学院 |
9 | 长江大学荆楚特色食品研发中心 | 生科学院 |
10 | 长江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所 | 园林学院 |
11 | 长江大学神经网络与脑疾病调制实验室 | 医学部 |
12 | 长江大学临床分子免疫研究中心 | 医学部 |
13 | 长江大学遗传与生殖研究所 | 临床医学院 |
14 | 长江大学儿科研究所 | 临床医学院 |
15 | 长江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经管学院 |
16 | 长江大学翻译研究中心 | 外语学院 |
17 | 长江大学预备役部队心理教育训练研究中心 | 教体学院 |
18 | 长江大学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 艺术学院 |
19 | 长江大学社会救助研究中心 | 法学院 |
20 | 长江大学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研究所 | 经管学院 |
21 | 长江大学体育教育研究中心 | 教体学院 |
22 | 长江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教体学院 |
23 | 长江大学社会发展哲学研究所 | 马列学院 |
24 | 长江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研究所 | 机械学院 |
25 | 长江大学油气田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 化工学院 |
26 | 长江大学油气田环境保护研究所 | 化工学院 |
27 | 长江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 城建学院 |
28 | 长江大学应用物理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物电学院 |
29 | 长江大学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 城建学院 |
30 | 长江大学地热资源开发研究所 | 机械学院 |
31 | 长江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 | 数学学院 |
32 | 长江大学油气钻完井工具研究中心 | 机械学院 |
33 |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资环学院 |
34 | 长江大学沉积盆地研究中心 | 地科学院 |
35 | 长江大学测井研究院 | 地物学院 |
36 | 长江大学分析测试研究所 | 资环学院 |
37 | 长江大学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 地物学院 |
38 | 长江大学数字油田研究中心 | 地科学院 |
39 | 长江大学重磁电勘探研究中心 | 地物学院 |
40 | 长江大学海洋深水石油天然气开发研究所 | 油工学院 |
41 | 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院 | 人文学院 | 2015年 |
42 | 长江大学国际水生态研究院 | 资环学院 |
43 | 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 经管学院 |
44 | 长江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中心 | 动科学院 |
45 | 长江大学录井工程与技术研究院 | 计科学院 |
46 | 长江大学肛肠外科研究所 | 医保中心 |
47 | 长江大学BIM技术中心 | 城建学院 | 2016年 |
48 | 长江大学鸵鸟研究所 | 动科学院 |
49 | 长江大学植物生态与环境修复研究所 | 园艺学院 |
50 | 长江大学东学西渐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 | 人文学院 |
51 | 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绿色开发研究所 | 非常规油气中心 |
52 | 长江大学食药用真菌研究所 | 资产公司 |
53 | 长江大学廉洁建设研究中心 | 马列学院 |
54 | 长江大学先进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 物电学院 | 2017年 |
55 | 长江大学新能源电池研发中心 | 化工学院 |
56 | 长江大学农药研究所 | 农学院 |
57 | 长江大学麋鹿健康与生境研究中心 | 农学院 |
58 | 长江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 园林学院 |
59 | 长江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中心 | 电信学院 |
60 | 长江大学智能电网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 电信学院 |
61 | 长江大学油气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中心 | 电信学院 |
62 | 长江大学风湿病研究所 | 医学部 |
63 | 长江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 医学部 |
64 | 长江大学慢病中西医防治研究所 | 医学部 |
65 | 长江大学荆州市地方立法与实施研究中心 | 法学院 | 2019年 |
66 | 长江大学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 经管学院 |
67 | 长江大学荆楚体育文化研究中心 | 教体学院 |
68 | 长江大学公文写作研究中心 | 人文学院 |
69 | 长江大学园艺植物研究院 | 园林学院 |
70 | 长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 医学部 |
71 | 长江大学南方复杂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实验室 | 地科学院 | 2020年 |
72 | 长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电信学院 |
73 | 长江大学食品研究院 | 生科学院 |
74 | 长江大学动物源性疫病监测与畜禽种质资源实验室 | 动科学院 |
75 | 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 | 园林学院 |
76 | 长江大学中华鲟病害研究所 | 动科学院 |
77 | 长江大学微纳光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 物电学院 |
78 | 长江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 科技处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近3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5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3项,并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上获得突破。出版学术专著78部,发表高水平论文3589篇。近5年来,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434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9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51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7个;其中,中文文献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超星读秀知识库、超星移动图书馆、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博看期刊数据库、EPS数据平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学引文数据库(SCD);外文文献数据库主要有Springer电子期刊、ScienceDirect、Engineering Village、PQDT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ience Online、Nature、SCIE、ESI、InCites、EBSCO(ASP+BSP)、SPE OnePetro、Emerald、Wiley、新学术外文电子期刊阅览室;多媒体资源主要有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起点考试平台、起点考研网;文献传递系统主要有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NETL)、SpiScholar学术资源在线、超星读秀电子书传递、万方外文文献传递、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此外,图书馆还自建了以视频动画为特色的“院系学科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初步整理了石油工程、电子信息、管理等学科的核心期刊、专业图书、博硕士论文、教学视频等资源,进一步丰富了该馆的特色馆藏资源。该馆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C级成员馆,与全国多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建共享关系。
学术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由长江大学主办,是社会科学总论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的论文。特色栏目: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荆楚文化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期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同时,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由长江大学主办,以理工上旬刊、石油中旬刊、农学/医学下旬刊形式出版。理工上旬刊主要刊登数值方法研究、数理科学与应用、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石油中旬刊主要刊登石油天然气地质、石油天然气勘探、石油天然气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农学下旬刊主要刊登农学、植物保护、土壤农化、湿地研究、园林园艺、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等学科的学术论文;医学下旬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