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温医大”,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为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
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01年浙江省温州卫生学校并入。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1900亩;图书馆馆藏文献约203万册;设有15个二级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有30个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4000余人(含附属医院);有在校本专科生14439人(全日制,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研究生5279人(含博士研究生386人),学历教育留学生566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拥有5所附属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24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开设30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
部门设置类别 | 名称 |
---|
二级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筹) |
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部 | 温州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 | 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直属附属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专业设置院系 | 专业 | 类别 |
---|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眼视光工程新工科班) | 本科 |
眼视光医学(5+3一体化) | 本科 |
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 | 本科 |
眼视光医学 | 本科 |
生物医学工程 | 本科 |
眼视光技术 | 专科 |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本科 |
临床医学 | 本科 |
医学影像学 | 本科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科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儿科学 | 本科 |
麻醉学 | 本科 |
中医学 | 本科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 |
临床医学 | 本科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本科 |
药学院 | 临床药学 | 本科 |
药学类(含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专业) | 本科 |
精神医学学院 | 精神医学 | 本科 |
应用心理学 | 本科 |
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 | 本科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本科 |
生物技术 | 本科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预防医学 | 本科 |
放射医学专业 | 本科 |
公共管理类(包含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劳动保障、市场营销) | 本科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本科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本科 |
助产学 | 本科 |
护理 | 专科 |
阿尔伯塔学院 |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 | 本科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4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69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4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8人,博士学位127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2人;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特级专家等,一批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个。
教学名师类别 | 名单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校堃 |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 | 宋伟宏 |
| 瞿佳 |
| 李校堃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 李校堃 |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 瞿佳、李校堃、吕建新、周蒙滔、黄兆信、金子兵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吕建新、周蒙滔、黄兆信 |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瞿佳、吕帆、李校堃、王良兴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李校堃、屠理理、周翔天、陈浩、黄兆信 |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杜友爱、吕建新、吕帆、张启瑜、李昌崇 |
教学团队类别 | 名称 | 负责人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眼视光学教学团队 | 吕帆 |
浙江省级教学团队 | 医学机能学教学团队 | 杜友爱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 | 吕建新 |
药理学教学团队 | 刘耕陶 |
外科学教学团队 | 朱冠保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药学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检验、护理学、麻醉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
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眼视光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眼视光学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新性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实验区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制药工程
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预防医学、生物技术、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康复治疗学、护理(专科)、眼视光技术(专科)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眼视光实验教学中心 | -- |
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 分析测试中心 |
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 机能实验教学中心 |
临床医学技能训练中心 | 医学检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心 |
环境与公共卫生实验中心 | 生物医学工程实验中心 |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 --- |
精品课程类别 | 课程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眼科学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临床免疫学检验 |
生物技术制药 | 角膜接触镜学 | --- |
浙江省精品课程 | 角膜接触镜学 | 外科学 | 护理临床综合模拟实验 |
基础化学 | 生物化学 |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 |
儿科学 |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 大学英语 |
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 | 药理学 | 传染病学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妇产科学 | 遗产学 |
眼镜学 | 医学心理学 | 药物化学(仁济) |
内科学 | 医学遗传学 | 流行病学 |
神经病学 | 医学影像学 | Systemic Anatomy |
临床麻醉学 | 眼科学 | 基本检验技术与仪器 |
临床验光学 | 病理生理学 | Dental Anatomy |
健康评估 | 生物技术制药 | 诊断学 |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 --- | ---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获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
教学成果获奖项目 | 时间 | 获奖类别 |
---|
创建中国眼视光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01年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 | --- |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分子诊断学》 | -- |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造血系统疾病形态学检查教学课件 | --- | 浙江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
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及运行新模式初探 | -- | 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
截止2021年11月,免疫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共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在全球7558个上榜机构中排第905位,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第73位,省委部共建医学院校中排第7位,在浙江省省属高校中连续均位列第1。
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
专业学位授予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外科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妇产科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眼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
内科学 | 肿瘤学 | 生物治疗与生殖医学 |
儿科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老年医学 | 运动医学 | 急诊医学 |
神经病学 | 麻醉学 | --- |
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设置情况表一级学科名称 | 二级学科名称 |
---|
生物学▲ | 植物学 | 生理学 | 微生物学 |
动物学 | 水生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遗传学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发育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海洋生物技术 |
生物信息与统计学 | --- | ----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医学信息学 | 康复治疗学 |
基础医学▲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病原生物学 | 法医学 |
免疫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放射医学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生物化学 | ---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老年医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儿科学 | 神经病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外科学 | 眼科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妇产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肿瘤学 | 运动医学 | 急诊医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麻醉学 | 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
生物治疗与生殖医学 | --- | --- |
口腔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 | ---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医学资源管理 |
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病学 | --- | ---- |
药学▲ | 药物化学 | 生药学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药剂学 | 药物分析学 | 药理学 |
临床药学 | 海洋药物 | --- |
中药学▲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学 | 中药化学 |
护理学▲ | 护理学 | 创伤与创口护理 | 健康护理与管理 |
“●”标注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标注为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 |
重点学科
省市级重点学科学科类别 | 项目名称 |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小儿呼吸 | 精神科 |
省一流学科A类 | 临床医学 | 药学 |
医学技术 | -- |
省一流学科B类 | 生物医学工程 | 护理学 |
中西医结合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基础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医学 | --- |
“十二五”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 | 临床医学 | 药学 |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药理学与生化药学 |
外科学 | --- |
“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 | 细胞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生态学 |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王良兴 |
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护理学 |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临床中药学 |
第一批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 | 临床检验学 | 呼吸病学 |
临床营养学 | 麻醉学 |
小儿外科学 | 显微外科学 |
儿童呼吸内科学 | 围产医学 |
第一批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 | 临床中毒学 | 微创骨外科学 |
显微神经外科学 | 环境医学 |
老年神经病学 | --- |
第二批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 | 眼科学 | 普通外科学 |
第二批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 | 核酸分子诊断学 | 介入肺脏病学 |
危重创伤救治学 | 儿童睡眠医学 |
心脏发育及心血管疾病整合医学 | 儿童晶状体病学 |
快速康复麻醉学 | 眼底外科学 |
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群 | 眼科学-视觉科学 | - |
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 中西医结合重症救治学 | 中西医结合麻醉 |
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 | -- |
温州市重点学科 | 海洋生物学 | 病原生物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第五批省高校重点学科 | 内科学(A类) | 儿科学(B类) |
临床检验诊断学(A类) | 神经病学(B类) |
外科学(B类) | 妇产科学(B类) |
麻醉学(B类) | -- |
第五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增列) | 生理学(A类) | 护理学(B类) |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疾病)、1个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科研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再生医学与神经遗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 | 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生物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眼视光行业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近视防控与诊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检验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卫生部研究中心 | 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 |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卫生部视觉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省模式生物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阿尔茨海默症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危重症智能化救治及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慢性肝病重症化精准诊治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介入肺脏病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胰腺肝脏危重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省流域水环境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浙江省骨科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神经老化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眼视光学重点研究实验室 |
浙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浙江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浙江省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浙江省视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浙江省国际合作载体(“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浙江-加拿大转化视觉认知联合实验室 |
浙江省国际合作载体(国际合作基地) | 数字精神病学与阿尔茨海默病诊疗国际科技合作基 |
肿瘤转化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生长因子联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眼视光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 | 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浙南特色中药研究实验室 |
浙江省针灸康复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温州市环境与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环境与男性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儿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危重急救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屈光手术重点实验室 |
温州生物医药磁共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温州市创面修复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心脏发育相关疾病整合医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临床检验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介入肺脏病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妇科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血液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急危重病与救援医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呼吸循环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心血管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肝脏病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儿科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温州市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外科学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水域科学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 |
温州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胃肠肿瘤基础研究与精准医疗协同创新中心 |
智慧医学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
腹部外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温州市小分子药物协同创新中心 |
研究成果
1958年,温州医学院缪天荣教授成功研制出“对数视力表”及“五分记录法”。1986年,“对数视力表”的研究成果在第25届国际眼科大会上“亮相”,引起了轰动。1990年,“对数视力表”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全国实施。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7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5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
获奖记录奖项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项目 |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9年 | 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2年 | 异种(猪)皮肤替代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第三完成单位)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7年 | Leber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遗传性状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9年 | 单纯性近视防治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9年 | 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第二完成单位)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1年 | 微创脊柱外科新术式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复杂骨盆损伤及关节骨折治疗新技术研究(第二完成单位) |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1年 | 氧化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机制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15年 | 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 |
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7年 | 生长因子创新药物及作用机制研究 |
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7年 | 重大出生缺陷性眼病的新致病基因发现及机理研究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194万册,有丰富的纸质中、外文图书和期刊,并拥有各类数字资源,内容涉及全文期刊、文摘题录、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百科全书、电子图书、考试学习平台、光盘镜像、视频等多种类型。形成了以医学为中心,兼及理、工、农、文等学科门类、符合学校办学需要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主办、编辑出版《温州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Eye and Vision》、《浙江创伤外科》、《医学参考报-眼科频道》共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被国家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国内十多种权威数据库收录。
《眼视光学杂志》是中国惟一的眼视光学专业的学术期刊,该刊2000年获得浙江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再次获得浙江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肝胆胰外科杂志》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等中国国内外十余家权威数据库收录。
《浙江创伤外科》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协办的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中国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被波兰哥白尼数据库文摘收录。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与22个国家(地区)的一百余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包括合作办学、互派学者、学生交流交换、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
2001年,学校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06年,学校创办了浙江省属院校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2010年,学校在纽约州立大学眼视光学院建立第二所孔子学院。2016年6月,学校入选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名单。学校联合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成立的华佗学院开始招生,学校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开展的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转化医学领域的中外合作培养项目,护理本科和眼视光博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浙江省合作办学示范项目。
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教育项目。
所获荣誉
2021年,入选第二批2021年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名单。
2022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健康管理师,入选首批浙江省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及开展职业(工种)名单。
2022年2月,入围第二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公示名单。
2022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的“肤生工程”入选第七届“浙江慈善奖”中的“慈善项目和慈善信托奖”提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