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一流专业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文明校园,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肇始于1954年,2000年起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28亩,建筑面积约58.27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2月,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本科专业55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下设研究生部和19个二级学院(部),共设有55个本科专业。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含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中美合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会计学、市场营销(中加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工程管理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风景园林、园林、园艺、生态学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化妆品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市场营销(化妆品方向)、产品设计(化妆品方向)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创新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软件工程(会同专业学院“卓越计划”教学班培养)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含中新合作)、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中美合作)、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 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文化产业管理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德语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 | 通信工程、铁道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建筑学、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网络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欧知识产权学院 | ------ |
其他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教育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
附属中专: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
师资力量
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不完整名单):赵喆(2011年)、吴东清(2012年)、伍林(2012年)、曾海波(2012年)、张欣(2013年)、廖梅松(2014年)、孙洪涛(2014年)、吴越(2015年)等
上海市“东方学者”讲座教授(1个):Pu Chen(陈璞)(2011年)
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列表
团队名称 | 领衔老师 | 级别 |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 | 邬适融 | 上海市级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 周小理 | 上海市级 |
机械制造技术教学团队 | 胡大超 | 上海市级 |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团队 | 卢冠忠 | 上海市级 |
学科建设
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工、理、管、经、文、法、农、艺8大学科门类;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其中化学工程专业学位领域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国家级学科平台3个,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其中3个学科分别入选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和II类高原学科。学校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工作中连续4年位列“应用技术型”第一。
2021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建设单位。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轻工技术与工程、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艺术、电子信息、风景园林、社会工作、机械、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视平面”艺术创新工作室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应用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城市安全工程、公共艺术(平面设计)
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4个):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上海市特色专业1个;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立了150个企业实习基地,1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室;建设了现代工程教育训练中心和现代都市工业制造可视化训练中心。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1门,上海市级全英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有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7个,学生实践实习教育教学基地251个。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市场营销、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材料物理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应用化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上海市特色专业(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风景园林、安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园艺、工程管理、会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7个):会展策划与设计、应用化学、材料加工、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土木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
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基础化学实验中心、香料香精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高校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1个):海上“大师瓷”的创新与实践——秦锡麟陶瓷艺术工作室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1个):“着力协同创新,培养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聋聪合一、普特互渗——特教艺术设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所在学院 |
1 | 食品工艺学 | 周小理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1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所在学院 |
1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叶真 |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2 | 金属热处理原理 | 吴桢干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3 | 机械制造基础 | 胡大超 |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4 | 市场营销学(专科) | 魏栓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5 | 文字设计(专科) | 吴飞飞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6 | 物理化学 | 徐瑞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7 | 食用香精工艺学 | 肖作兵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8 | 塑性成形理论 | 徐春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 创业学 | 魏栓成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0 | 操作系统 | 武伟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11 | 会展风险管理 | 杨顺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2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张自慧 | 马克思主义教育部 |
13 | 自控与热能仪表 | 程道来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14 | 食品营养学 | 张赟彬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 |
15 | 机械制造工艺学 | 胡大超 | 机械学院 |
16 | 合成香料工艺学 | 易封萍 | 香料学院 |
17 | 粉体工程学 | 江国健 | 材料学院 |
18 | 植物学 | 黄清俊 | 生态学院 |
19 | 粉体工程学 | 江国健 | 材料学院 |
2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李国娟 | 马教部 |
21 | 花卉学 | 韩建秋 | 生态学院 |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8月,学校与江苏、浙江、山东、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市的30多个城市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工作站或者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4个实体研究院: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东方美谷研究院”,支撑化妆品支柱产业;与上海科学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材料、物联网、智能交通等研究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建立“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与河南省鄢陵县人民政府联合建立“鄢陵花木产业研究院”,支撑花卉苗木支柱产业。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1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已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泰尔福商学院以及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与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高校合作的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专业。近三年,选派了294多名教师赴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175名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
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至2016年4月,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数达到776人。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9年8月,学校设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10个,包括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市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香料香精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4个,联合2个):上海药物合成工艺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香料香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建筑防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城市路域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香料香精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香精香料及化妆品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上海市冶金工艺和设备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精密轴承研发测试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其他科研平台(不完整名单):上海香料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规划与政策法规研究室(挂靠校长办公室)、城市防灾与安全技术研究所、电镀工程研究所、香精香料研究所、新材料联合研究所、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所、艺术设计研究所、造型艺术研究所、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应用催化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技术哲学研究所、礼文化研究所、社会舆情分析研究所、文物艺术品研究所、土木工程研究所、园林植物研究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劳动安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环境景观研究所、化工技术研究所、药物创新研究所、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9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部委攻关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项目107项,省部级项目197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21部,发表学术论文4314 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63 篇,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80项。学校科研经费从合校之初的300多万元,上升到2014年的1.24亿元。截至2016年4月,学校先后与企业签署了995项合作协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2项。肖作兵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品质香精制备与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至2017年9月,由上海市和企业共同资助“联盟计划”项目获批数连续七年稳居全市高校首位。2017年获批48项,占全市立项项目65%。近年来经费1.8亿元左右,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项,专利转化排名跃居全国高校第54位。“轻化工程”团队完成的“新型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制出68个香精产品,全部实现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约28亿元,孵化出8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三家公司上市,该成果荣获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肖作兵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申报的“芳香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与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印度尼西亚哈利达集团公司三方签署《哈利达褐煤的评价与提质技术研究开发》协议,哈利达集团出资1100万元人民币。朱勇强研发团队在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技术入股(作价1500万元)注册江苏大容高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新型香精配置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1年7月13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和农业科学首次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于2001年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化学工程、材料工程、香料香精技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计算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园林园艺、数理科学、经济与管理工程以及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技改成果、科技信息等。学报的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简报“。
馆藏资源
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馆藏文献在艺术、材料、机电、化学化工、食品及生物等学科领域形成特色;图书馆纸质藏书161.65万册,电子图书86.65万册,中外文网络数据库51个;提供视频课程点播497个。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